农地过度非农化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动因分析

被引:1
作者
刘翔 [1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2] 上海电视大学法律与行政系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 地方政府; 政府行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农地非农化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其实质是土地资源在农业利用和建设利用两种用途间的再分配。农地非农化在满足经济发展所必需的非农建设用地资源的同时,也会造成大面积的农地资源流失,因此农地非农化进程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合理、适度地进行。由于我国法定的农地非农化渠道单一,农地非农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土地级差收益往往由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征收或土地征用方式获取。在地方社会利益、地方政府利益和地方官员利益的综合作用下,地方政府具有明显的农地非农化偏好,从而导致部分地区农地过度非农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转型期的中央和地方
    赵成根
    [J]. 战略与管理, 2000, (03) : 44 - 51
  •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