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空心化的治理

被引:23
作者
戴攸峥 [1 ]
易文彬 [2 ]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农村空心化; 劳动力转移; 新型城镇化; 治理;
D O I
10.13764/j.cnki.ncds.2015.05.013
中图分类号
F320.3 [农村发展与建设方针];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村"空心化"是指农村的各项事业出现停滞甚至萎缩的现象,表现在土地、人口、地理空间和"软"环境等方面。其产生原因有:城镇收入高于农村收入的拉力、农村劳动力过剩的推力,使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城镇;户籍制度限制、农民融入城市的艰辛,使农民难以割舍与土地的联系。治理农村"空心化"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为农民进城提供稳定的就业环境;推动农村经济走产业化之路,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培养有知识的新型农民;合理规划布局,建设美丽"村镇"。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法国、荷兰的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合作制情况 [J].
逄树春 .
上海农村经济, 2001, (02) :43-46
[2]   战后英国农业初探 [J].
李崇淮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 (01) :67-72
[3]  
江西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江西省统计局, 2014
[4]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 2013
[5]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 编, 1988
[6]  
中国农业年鉴[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 编, 1981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