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构成要件行为概念之提倡——兼评可罚违法性理论和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

被引:6
作者
杨柳
机构
[1] 东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前构成要件行为; 刑法评价对象; 刑法评价; 可罚违法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前构成要件行为是指尚未进入刑法评价的行为,是刑法评价的对象。前构成要件行为具有行为性和法益侵害性两大特征,由行为人、行为、行为对象以及法益四个要素予以体现。前构成要件行为的功能在于将法益侵害轻微的行为排除在刑法评价对象之外,并且区分了刑法评价对象和刑法评价本身。因此,前构成要件行为实质上发挥了三阶层理论中可罚违法性的机能,并且暗合了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的规定,避免了其在犯罪论体系上的弊病,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刑法总论.[M].陈子平;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德国刑法总论.[M].(德) 韦塞尔斯; 著.法律出版社.2008,
[3]  
德国刑法学总论.[M].(德)克劳斯·罗克辛(ClausRoxin)著;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
[4]  
刑法总论.[M].(日)大谷实著;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
[5]  
外国刑法纲要.[M].张明楷[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6]  
刑法学.[M].张明楷 著.法律出版社.1997,
[7]  
刑法学.[M].高铭暄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8]   实质解释论的再提倡 [J].
张明楷 .
中国法学, 2010, (04) :49-69
[9]   论可罚的违法性 [J].
刘士心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 (03) :16-24
[10]   社会危害性理论:进一步的批判性清理 [J].
陈兴良 .
中国法学, 2006, (04)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