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传入冲动抑制中枢性心肌缺血的脊髓机制

被引:10
作者
朱伟建
张荣宝
机构
[1] 浙江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浙江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杭州,杭州
关键词
下丘脑背内侧核; 躯体传入冲动; 亮氨酸脑啡肽; 心肌缺血; 中间外侧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工作在58只尿酯-氯醛糖麻醉,三碘季铵酚制动,人工呼吸,切断迷走神经的兔上进行。结果显示:电刺激正中神经(MN)和腓深神经(DPN)均能抑制或部分抑制下丘脑背内侧核(DMH)诱发的缺血性心电 ST 段偏移,以刺激 MN 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蛛网膜下腔注射(ith)吗啡(40μg)也能抑制这种缺血性心电变化。ith 纳洛酮(20μg)则可阻断刺激 MN 对中枢性心肌缺血的抑制作用。完整兔在刺激左侧 MN 或 DPN 后,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得胸 2—5(T2-5)节段两侧中间外侧柱(IML)中亮氨酸脑啡肽(LENK)含量明显增加。在颈1(C1)水平横断脊髓,以同样参数刺激左侧 MN,同侧胸髓 IML 中 LENK 含量明显增加,而对侧胸髓 IML 中 LENK 含量无明显改变;刺激一侧 DPN,T2-5的两侧 IML 中 LENK 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上述结果表明,刺激 MN 与 DPN 均能抑制 DMH 诱发的中枢性心肌缺血,但以MN 作用较明显。我们推测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通过脊上机制双侧性增加 IML 中 LENK 含量有关,MN 的抑制作用可能尚包括直接激活胸髓内的脑啡肽系统,增加同侧 IML 中 LENK含量,加强了对交感输出活动的抑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刺激兔下丘脑对心肌局部血流量和脊髓中间外侧柱P物质含量的影响 [J].
朱伟建 ;
张荣宝 .
生理学报, 1991, (01) :38-45
[2]   腓深神经传入对刺激兔脑“防御反应区”诱发室性期前收缩的抑制作用 [J].
郭学勤 ;
李鹏 .
生理学报, 1986, (03) :266-275
[3]   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脑啡肽类似物引起大鼠血压降低和心率减慢 [J].
李思嘉 ;
韩济生 .
生理学报, 1984, (06) :546-551
[4]   脑啡肽的放射免疫测定 [J].
陆以信 ;
吴静波 ;
易庆成 ;
汪范生 ;
邹冈 .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1980, (02) :115-125
[5]   针刺增加家兔脑池脑脊液中内啡肽含量 [J].
邹冈 ;
吴时祥 ;
汪范生 ;
季新泉 ;
张祖暄 ;
陆以信 ;
易庆成 .
生理学报, 1979, (04) :37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