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炸油脂中极性成分的色谱分析

被引:14
作者
邓云 [1 ]
杨铭铎 [1 ]
李健 [1 ]
余善鸣 [1 ]
李云飞 [2 ]
机构
[1] 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
[2]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关键词
油脂; 极性成分; 聚合物; 效相色谱-串联质谱; 高级体系排斥色谱;
D O I
10.13995/j.cnki.11-1802/ts.2006.05.034
中图分类号
TS207 [食品标准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083201 ;
摘要
利用LC/MS法分析油脂在180℃高温下重复使用后油脂的降解情况,及物质降解的解析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油炸时间的增加,油中的极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有所增加,主要为羟基、羧基等化合物,尤其以羧基为主;极性组分中以分子质量较小的脂肪酸为主,其中所形成的聚合物的聚合度不高。利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体系排斥色谱对极性成分和聚合物含量的测量表明,随着油炸时间的延长,极性成分、聚合物含量均与油炸时间呈线性关系,且二者间也呈线性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新时期我国油脂业的现状与展望 [J].
相海 ;
李子明 ;
周海军 .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3, (01) :6-9
[2]  
J. L. Sébédioo,J. Kaitaranta,A. Grandgirarda,Y. Malkk.Quality assessment of industrial prefried french frie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1990
[3]  
M. A. Augustin,Telingai Asap,L. K. Heng.Relationships between measurements of fat deterioration during heating and frying in RBD olei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