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北坡经济带“组团”点轴城镇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14
作者
地力木拉提吾守尔 [1 ,2 ]
杨德刚 [1 ]
张仲伍 [3 ]
唐宏 [1 ,2 ]
张月芹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组团; 点-轴模式; 分形理论; 天山北坡经济带; 新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以1990—2007年天山北坡城镇GDP、土地、人口、交通数据为资料,根据城镇空间分布"最近邻点指数"理论,空间相互作用和分形理论,分析了天山北坡城镇空间分布特征,构建了绿洲城镇相互作用强度判断模型,提出并论证了"组团"点-轴空间结构模式优越性。研究发现:①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在空间结构呈现3个城镇高密集区,两个城镇稀疏区特征;②传统绿洲城镇空间结构下,城镇接受中心城市辐射差异很大,不利于城镇整体发展;③以"乌鲁木齐都市圈"为点的"组团"点-轴空间结构模式,有利于中心组团城镇对其他城镇的辐射;④以"5组团"为点的点-轴模式有利于组团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城镇发展;⑤天山北坡经济带向伊犁河谷延伸有利于中心组团城镇对其他组团城镇的辐射。
引用
收藏
页码:252 / 2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于CA模型的乌鲁木齐都市圈城市用地扩展模拟研究 [J].
张新焕 ;
祁毅 ;
杨德刚 ;
徐建刚 .
中国沙漠, 2009, 29 (05) :820-827
[2]   天山北坡城市群地域空间结构时空特征研究 [J].
张豫芳 ;
杨德刚 ;
张小雷 ;
邓红涛 .
中国沙漠, 2008, (04) :795-801
[3]   基于经济联系强度的乌鲁木齐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 [J].
乔旭宁 ;
杨德刚 ;
毛汉英 ;
张小雷 ;
吴得文 ;
张豫芳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6) :86-95
[4]  
区域经济联系强度的分形特征分析及其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应用[J]. 张雪花,郭怀成,张宏伟.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 2006(03)
[5]   基于水资源约束的西北干旱区城镇体系形成机制及空间组织——以河西走廊为例 [J].
方创琳 ;
孙心亮 .
中国沙漠, 2006, (05) :860-867
[6]   水资源约束下的张掖绿洲城镇发展模式初步研究 [J].
马国霞 ;
甘国辉 ;
田玉军 .
中国沙漠, 2006, (03) :426-431
[7]   论铁路与新疆的城镇发展 [J].
黄达远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6, (01) :89-96+148
[8]   近年来新疆城镇空间集聚变化研究 [J].
杜宏茹 ;
张小雷 .
地理科学, 2005, (03) :3268-3273
[9]   中国西部生态环境重建与城镇化关系研究 [J].
陈怀录 ;
姚致祥 ;
苏芳 .
中国沙漠, 2005, (03) :356-363
[10]   新疆区域小城镇相对资源承载力探析 [J].
雷军 ;
张小雷 ;
张敬东 .
干旱区地理, 2004, (03) :44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