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患者游离脂肪酸与细胞因子及颈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5
作者
邬碧波 [1 ]
张黎明 [1 ]
梅长林 [2 ]
唐琦 [1 ]
芦怡舟 [1 ]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闸北分院肾内科
[2]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肾内科 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慢性; 脂肪酸类,非酯化; 细胞因子类; 动脉粥样硬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92 [肾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因子及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88例CKD患者[非透析治疗130例,血液透析(HD)58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作回顾性研究,采用酶比色法检测FFA,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病变的程度,同时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分析FFA水平与此细胞因子及颈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CKD患者无论透析与否,FFA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492.63±143.59)比(302.65±142.18)μmol/L,P<0.01],在非透析CKD患者中,随着肾功能的逐渐减退,血FFA水平也逐渐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HD组FFA水平较非透析CKD 5期更高(P<0.05)。CKD患者hsCRP、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形成、颈动脉硬化的患病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HD组上述指标较非透析CKD5期均更高(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FFA水平与hsCRP、IL-1β、IL-6、TNFα、TG及IMT、斑块形成、颈动脉硬化的患病率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GFR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FA、hsCRP和年龄是CKD患者颈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透析CKD及HD患者血清FFA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与hsCRP等微炎性反应的指标及颈动脉病变相关,提示高游离脂肪酸血症是CKD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572 / 57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高游离脂肪酸血症对心肌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J]. 柯柳,余叶蓉,张玄娥,张祥迅,陆志明.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1)
[2]   葡萄糖及游离脂肪酸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J].
苏进 ;
刘瑞 ;
杨波 ;
田浩明 .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6, (01) :170-174
[3]   不同的脂肪酸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J].
张文杰 ;
史英钦 ;
宋光耀 ;
王智华 ;
张咏梅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5, (11) :28-30
[4]   血液透析时血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J].
陆敏 ;
李元勋 ;
赵晖 ;
贺小燕 ;
赵正辉 ;
李青 .
中华肾脏病杂志, 1997, (03) :66-66
[5]  
心脏能量学[M].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殷仁富,陈金明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