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例肝癌射频消融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20
作者
严昆
王艳滨
陈敏华
高文
杨薇
戴莹
尹珊珊
机构
[1]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超声科,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超声科,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超声科,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超声科,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超声科,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超声科,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超声科,,,,,,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消融术; 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7 [肝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的生存期及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以指导RFA消融治疗。方法1999至2004年172例原发性肝癌行RFA治疗,其中150例(87.2%)不能或不宜手术治疗。分析24项与生存期可能相关的因素,探讨与生存期的相关性。随访时间4~51个月,随访率94.8%(163例)。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模型及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原发性肝癌RFA治疗后半年、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5%、77.4%、55.7%、51.2%。分析可能影响生存期的24项单因素中8项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初次RFA前甲胎蛋白(AFP)值、门静脉高压、肿瘤复发性、病理分级、治疗目的方案、消融安全范围。根据UICC分期标准,首发癌116例半年、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Ⅰ期和Ⅱ期(33例)达96.7%、92.3%、81.6%、65.3%;Ⅲ期和Ⅳ期(83例)为91.2%、76.3%、56.6%、51.4%;Ⅰ和Ⅱ期与Ⅲ和Ⅳ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癌56例的生存率分别为88.5%、70.2%、41.4%、24.5%,与首发癌Ⅲ和Ⅳ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生存率相关的多因素有3项,分别为:ChildPugh分级、门脉高压、治疗目的方案。结论影响原发性肝癌RFA治疗预后的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患者因素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门脉高压程度;治疗方面因素为治疗目的方案;此结果有助于指导RFA治疗。
引用
收藏
页码:2322 / 23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经皮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比较 [J].
陈敏山 ;
李锦清 ;
梁惠宏 ;
林小军 ;
郭荣平 ;
郑云 ;
张亚奇 .
中华医学杂志, 2005, (02) :12-15
[2]   肝癌射频治疗计算方案的制定及应用研究 [J].
陈敏华 ;
杨薇 ;
严昆 ;
邹明武 ;
戴莹 ;
高文 ;
张晓鹏 ;
黄信孚 .
中华医学杂志, 2004, (03) :30-35
[3]   一次定位多点穿刺法在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中的应用 [J].
马宽生 ;
陈敏 ;
黄小兰 ;
丁钧 ;
董家鸿 .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3, (04) :10-12
[4]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治疗原发性肝癌远期疗效评价 [J].
董宝玮 ;
梁萍 ;
于晓玲 ;
苏莉 ;
于德江 ;
张晶 ;
温朝阳 ;
不详 .
中华肿瘤杂志 , 2002, (03) :78-80
[5]   影响肝细胞肝癌手术切除预后因素的COX模型分析 [J].
赵文和 ;
冯懿正 ;
马志敏 ;
周杏仁 .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1, (08) :23-25
[6]   肝细胞癌术后无瘤生存影响因素的分析 [J].
张智坚 ;
吴孟超 ;
贺佳 ;
陈汉 ;
杨甲梅 ;
杨广顺 ;
丛文铭 ;
张柏和 ;
沈锋 ;
宗明 .
中华医学杂志, 2000, (01) :41-42
[7]  
肝癌转移复发的基础与临床.[M].汤钊猷主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8]  
汤钊猷临床肝癌学.[M].汤钊猷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9]  
腹部外科学.[M].黄洁夫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10]  
肿瘤学.[M].张天泽;徐光炜 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