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邵氏"五针法"治疗肺脾亏虚型哮病进行多中心临床评价。方法: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105例)。观察组采用邵氏"五针法",穴取肺俞、大椎、风门等;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穴取定喘、膏肓、肺俞、太渊、脾俞等。2组均每日1次,连针6次,休息1天,共针4周。结果:观察组临床痊愈14例,显效42例,有效3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6%;对照组临床痊愈8例,显效30例,有效4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5.9%。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肺功能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邵氏"五针法"治疗肺脾亏虚型哮病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