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伦理建设的目标、任务与路径:六个议题及其依据

被引:33
作者
陈小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伦理; 评价; 治理; 公义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2-057 [道德与科学技术];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人工智能伦理建设的必要性已形成全球共识,但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仍存在较大分歧,概括为六个议题。本文首先介绍AI的两大类主要技术——强力法和训练法,在此基础上总结AI现有技术的三个特性,作为AI伦理的技术依据。同时,以全球公认的福祉原则作为AI伦理的根本依据。本文立足于这两个依据,阐述AI伦理建设应具有双重目标——同时回答应该和不应该让AI做什么,进而探讨另外五个重要议题:AI的安全底线,AI功能的评价原则,AI治理责任的落实路径,AI主体状况变迁的可能性,以及一种全新的创新模式——公义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7+107+129 +10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2]   封闭性场景:人工智能的产业化路径 [J].
陈小平 .
文化纵横, 2020, (01) :34-42+142
[3]   人工智能伦理体系:基础架构与关键问题 [J].
陈小平 .
智能系统学报, 2019, 14 (04) :605-610
[5]   论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 [J].
刘洪华 .
政治与法律, 2019, (01) :11-21
[6]   人工智能会是一个要命的问题吗? [J].
赵汀阳 .
开放时代, 2018, (06) :49-54+6
[7]   西方正义概念:嬗变中的综合 [J].
廖申白 .
哲学研究, 2002, (11) :60-67+80
[8]  
AI与情感[N]. 胡珉琦. 中国科学报. 2020 (005)
[9]  
人工智能导论[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德毅, 2018
[10]  
人工科学[M]. 商务印书馆 , [美]西蒙(Simon,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