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应该实施独立监事制度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

被引:16
作者
王世权 [1 ]
宋海英 [2 ]
机构
[1]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 北京清能华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键词
监事会; 独立监事; 监督动机; 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76.6 [公司];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针对中国公司治理制度变迁过程中部分上市公司出现主动设立独立监事的现象,对其动机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关假设,并以沪深两市的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出于监督动机,控制性股东会基于共享收益选择设立独立监事。出于制衡动机,非控制性股东有动力引入独立监事以平衡过于悬殊的控制权对比,防止控制性股东谋取私利。并且,监事会本身也会基于顾问动机来设立独立监事。但是,与预期相反,作为信号显示动机,那些财务状况相对不佳的上市公司更加倾向于设立独立监事。综合判断,中国上市公司应该实施独立监事制度。最后,进一步明晰了独立监事应具备的要件、中国上市公司实施独立监事制度的时机及其相应制度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6+97 +9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监事会主席四人谈 [J].
陈捷 ;
严学锋 ;
郭洪业 ;
彭金涛 .
董事会, 2008, (09) :50-53
[2]   审计委员会制度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创新 [J].
谢德仁 .
会计研究, 2006, (07) :39-44+93
[3]   大股东股权竞争与监事会治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J].
李维安 ;
王守志 ;
王世权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 (03) :61-66
[4]   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绩效评价与实证研究 [J].
李维安 ;
王世权 .
南开管理评论, 2005, (01) :4-9
[5]   资产收购与控制权转移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J].
白云霞 ;
吴联生 ;
徐信忠 .
经济研究, 2004, (12) :35-44
[6]   公司治理的机制与绩效——案例分析与制度反思 [J].
邵东亚 .
管理世界, 2003, (12) :115-127
[7]   Ultimate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Russia [J].
Chernykh, Lucy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8, 88 (01) :169-192
[8]   The usefulness of the Supervisory Board report in China [J].
Dahya, J ;
Karbhari, Y ;
Xiao, JZ ;
Yang, M .
CORPORATE GOVERNANCE-AN INTERNATIONAL REVIEW, 2003, 11 (04) :308-321
[9]  
Global expectation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corporate social disclosure practices in Australia, Singapore, and South Korea[J] . Marc Newson,Craig Deega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 2002 (2)
[10]   The ultimate ownership of Western European corporations [J].
Faccio, M ;
Lang, LHP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2, 65 (03) :365-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