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滦河冲积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被引:25
作者
李从先
陈刚
王传广
张玉民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研究所,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研究所,大港油田地质研究所,海洋石油局研究院,
关键词
三角洲; 冰后期; 海进; 充填层; 河谷地貌; 海侵; 滦河冲积扇; 三角洲沉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滦河经燕山山脉流入渤海,全长1200公里,年迳流量45.5亿米3,年输沙量1900万吨。滦河于滦县出山口,在燕山山麓渤海之滨形成了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的冲积扇一三角洲。滦河冲积扇—三角洲的北部,冰后期沉积层由两个下粗上细的沉积层序构成,其中未发现海相生物,南部则由下段的下粗上细和上段的下细上粗层序构成,且含海相生物微体化石。冰后期沉积层的下部是在海进过程中形成的。冰后期海面上升,基面抬高,海水沿河进侵,同时河流下游出现溯源堆积。溯源堆积使河流充填,产生冰后期沉积层下部沉积层序。溯源堆积的距离远远超过海水溯河而上所能达到的距离。在海水影响可以到达的地方,海进河床充填层序含海相微体生物,而溯源堆积可以到达,而海水影响所不及的地方,海进河流充填层序不含海相生物,为陆相层。因此,海进河床充填层序,不论其含海相生物与否,都是由统一的沉积过程形成的。冰后期沉积层的上段,北部为河流层序,南部为三角洲层序,二者是在海退过程中沉积的,其成因联系是显而易见的。三角洲系海退沉积,但其形成是以海进作为前导,并由海进转化为海退。由此,滦河冲积扇—三角洲是成因上互相联系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6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