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及邻区的地壳三维速度结构

被引:2
作者
单新建
冯德益
宋仲和
陈国英
机构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2] 天津地震局
[3]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西部; 适配滤波技术; 随机反演; 三维速度结构; 地震活动性;
D O I
10.16256/j.issn.1001-8956.1993.02.00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网格频散反演技术计算了155条瑞利面波混合频散数据,将中国大陆分为目前最小分格2°×2°,得到了中国西部及邻区深至80km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三维剪切波SV速度结构。结果表明:(1)天山褶皱系地壳平均厚度为54km,上地壳平均速度为3.3km/s,下壳平均速度3.93km/s,上地幔盖层平均速度为4.64km/s,都偏大。北天山壳厚比天山薄,壳和上地幔盖层下均有低速层。(2)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壳厚46km,到其边缘的昆仑山、天山地带壳厚增加到52~55km。壳内无低速层,壳平均速度很低,为3.49km/s,地表有9km的沉积层。(3)青藏高原莫霍面呈凹形,平均壳厚为67km,平均壳速度为3.58km/s。东西端存在壳内低速层,埋深为15~35km。(4)南北带为构造复杂的区域,莫霍面深度具有东高西低,南北两端高、中间低的特点,带内普遍存在壳内低速层。南北带从群速度、速度、莫霍面等深线都可看到明显的横向差异。(5)准噶尔盆地地壳厚47km,无壳内低速层,中地壳不明显。该区呈稳定的大陆壳结构。(6)柴达木盆地在正常速度的中壳顶部有一高速夹层,速度为3.72km/s,厚10km,上顶部埋深14km。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5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青藏高原地区瑞利波群速度和地壳构造 [J].
姚振兴 ;
李白基 ;
梁尚鸿 ;
朱碚定 ;
张立敏 ;
卢善声 .
地球物理学报, 1981, (03) :287-295
[2]   柴达木东盆地的深层地震反射波和地壳构造 [J].
滕吉文 .
地球物理学报, 1974, (02) :12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