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黑虎山风景区保护与利用
被引:10
作者:
申世广
[1
]
范晨璟
[2
]
王浩
[1
]
徐新洲
[1
]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2]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风景区;
适宜性评价模型;
GIS;
AHP;
保护与利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59.5 [游憩林、风景林];
学科分类号:
0902 ;
摘要:
针对传统风景区保护与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主要采用经验判断和单因素分析等定性方法的缺陷,在GIS支持下,建立基于ArcGIS9.3的蚌埠市黑虎山风景区空间数据库;依据稳定性、独立性、主导性和代表性原则,选取坡度、坡向、高程、自然灾害、林地分布、水域分布、风景名胜、可达性、视域范围、开发现状、人类活动等11个评价因子,并采用AHP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然后利用构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在ArcGIS9.3空间分析模块中对评价因子拓扑叠加分析;最后利用自然间断分类法将黑虎山风景区土地适宜性分为适宜开发利用、基本适宜开发利用、限制开发利用、生态恢复和生态保护5个等级,分别占总面积的23.78%、16.65%、18.05%、23.55%、17.98%。以此为依据提出了黑虎山风景区不同等级土地的保护和永续利用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02 / 206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