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中的社会政策创新探讨

被引:6
作者
张新文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农村; 反贫困战略; 社会政策转型;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0.06.020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框架是一种亲市场的经济政策与具有"剩余"特征的选择性社会救助,体现在生产性的开发式经济扶贫和处于"激活"程序中的农村五保与医疗救助政策。长期以来,旨在救助贫困者的社会政策成为经济政策的附属角色,然而贫困者所面临的生计风险需要传统社会政策在扶贫框架中的转型。通过分析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在诸多方面的联系和差异比较,结合我国农村贫困的现实,本文提出以发展型社会政策为导向的创新路径,它们是:减少风险管理成本的社会资本、反社会排斥的劳动力政策、农村生计的保护与发展、健康与医疗政策的整合以及资产为本的个人账户建设等五个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3+69 +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英国新工党政府经济与社会政策研究.[M].胡昌宇; 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2]  
当代社会政策研究.[M].杨团; 张秀兰; 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3]  
社会福利与需要满足.[M].彭华民;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  
农民权利论.[M].张英洪; 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5]  
谁搬迁了.[M].林志斌;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  
当代中国社会救助政策与实务研究.[M].柳拯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8]   贫困范式的演变及其理论和政策意义 [J].
沈小波 ;
林擎国 .
经济学家, 2005, (06) :91-96
[9]   自愿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 [J].
顾昕 ;
方黎明 .
社会学研究, 2004, (05)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