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商标法基本范畴的心理学分析
被引:31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学龙
机构
: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来源
:
法学研究
|
2008年
/ 02期
关键词
:
商标法;
显著性;
混淆;
淡化;
心理学分析;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3.4 [知识产权];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商标是建立在消费者心理认知基础上的财产。商标显著性、混淆和淡化等基本范畴都是对消费者特定认知状态的抽象概括,它们均表现为某种心理联想。显著性是指商标能使消费者产生有关商品出处的联想,混淆意味着侵权商标让消费者产生有关商品出处的错误联想,弱化和丑化则分别对应着削弱驰名商标显著性和损害其声誉的联想。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5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论“混淆可能性”——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改草稿》(征求意见稿)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学龙
[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8,
(01)
: 130
-
143
[2]
商标淡化的证明标准——美国“维多利亚的秘密”诉莫斯里案评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学龙
[J].
法学,
2007,
(02)
: 33
-
42
[3]
商标法基本范畴的符号学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学龙
[J].
法学研究,
2007,
(01)
: 17
-
31
[4]
从案件事实之“是”到当事人之“应当”——法律推理机制及其正当理由的逻辑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继成
[J].
法学研究,
2003,
(01)
: 64
-
82
[5]
商标法的符号学分析.[M].彭学龙; 著.法律出版社.2007,
[6]
商标法.[M].黄晖著;.法律出版社.2004,
[7]
美国知识产权法.[M].李明德著;.法律出版社.2003,
[8]
当代认知心理学.[M].梁宁建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9]
当代美国认识心理学.[M].乐国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0]
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M].黄晖著;.法律出版社.2001,
←
1
2
→
共 16 条
[1]
论“混淆可能性”——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改草稿》(征求意见稿)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学龙
[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8,
(01)
: 130
-
143
[2]
商标淡化的证明标准——美国“维多利亚的秘密”诉莫斯里案评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学龙
[J].
法学,
2007,
(02)
: 33
-
42
[3]
商标法基本范畴的符号学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学龙
[J].
法学研究,
2007,
(01)
: 17
-
31
[4]
从案件事实之“是”到当事人之“应当”——法律推理机制及其正当理由的逻辑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继成
[J].
法学研究,
2003,
(01)
: 64
-
82
[5]
商标法的符号学分析.[M].彭学龙; 著.法律出版社.2007,
[6]
商标法.[M].黄晖著;.法律出版社.2004,
[7]
美国知识产权法.[M].李明德著;.法律出版社.2003,
[8]
当代认知心理学.[M].梁宁建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9]
当代美国认识心理学.[M].乐国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0]
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M].黄晖著;.法律出版社.2001,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