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啣山地区全新世孢粉组合特征及古植被的演变规律

被引:8
作者
汪世兰
徐齐治
机构
关键词
古植被; 花粉含量; 水龙骨; 灌丛草甸; 云杉; 云杉属; 暖湿; 大西洋期; 晚全新世; 组合特征; 漆树; 漆树属; 高山草甸; 高寒草甸; 全新世晚期; 马啣山; 演变规律;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1988.02.02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仅从马啣山北坡海拔3560米处,在2.7米厚的剖面中取得的孢粉分析资料.首次揭露出距今约8340年来,马啣山地区的植被变化,并推测出气候由较暖湿—较温湿—暧湿—较温干—温湿—凉湿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青海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的孢粉组合及其在地理和植物学的意义 [J].
杜乃秋 ;
孔昭宸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3, (03) :275-282+303
[2]  
孢粉学概论.[M].王开发;王宪曾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3]  
中国植被.[M].吴征镒主编;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编著;.科学出版社.1980,
[4]  
中国蕨类植物孢子形态.[M].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古植物研究室孢粉组著;.科学出版社.1976,
[5]  
孢子花粉分析.[M].宋之琛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65,
[6]  
中国植物花粉形态.[M].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形态室孢粉组编;.科学出版社.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