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食品安全的经济性规制

被引:11
作者
刘畅 [1 ]
赵心锐 [2 ]
机构
[1] 不详
[2]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3] 不详
[4]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5] 不详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经济性规制; 利益参与; 信息不对称;
D O I
10.16354/j.cnki.23-1013/d.2012.05.018
中图分类号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市场价格、信誉、信用、产权、服务水平和消费者购买指数等方式进行食品安全的经济性规制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模式之一。但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经济性规制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现实问题。鉴于此,我国可以以经济学理论、风险社会理论、法的价值为理论依据,以域外食品安全经济性规制经验为实践考量,建构食品企业准入与退出机制、惩罚性赔偿机制、信息交流双轨运行机制、市场信用与信誉机制、消费者利益驱动机制的实践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我国食品安全规制模式之构建 [J].
刘畅 .
求索, 2012, (01) :149-151
[2]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政府规制困境与治理模式重构 [J].
张红凤 ;
陈小军 .
理论学刊, 2011, (07) :63-67
[3]   我国食品安全多元规制模式发展研究 [J].
李长健 ;
张锋 .
河北法学, 2007, (10) :104-108
[4]  
日本食品安全规制研究[D]. 刘畅.吉林大学. 2010
[5]  
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研究[M].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张涛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