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探伤技术的局限性和可靠性

被引:13
作者
仲维畅
机构
[1] 南京燃气轮机研究所
关键词
超声波探伤; 局限性; 可靠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H878 [无损探伤仪器];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0401 ; 081102 ;
摘要
本文说明超声波探伤技术的局限性使其可靠性不可能达到100%,并对降低局限性和提高其可靠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超声波探伤.[M].本书编写组编;.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
[2]  
无损探伤.[M].云庆华等编著;.劳动出版社.1983,
[3]  
超声波探伤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市技术交流站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4]  
超声波探伤.[M].李衍译;日本无损检测学会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5]  
超声波探伤技术及探伤仪.[M].《超声波探伤技术及探伤仪》编写组编;.国防工业出版社.1977,
[6]  
钢的缺陷.[M].陈德和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