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完全亲和双、单杂交及其先导核的验证

被引:17
作者
叶明
潘迎捷
陈永萱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
[2] 上海农业科学院食用菌遗传育种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关键词
香菇; 双单杂交;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原生质体单核化; 交配型; 鉴定; 先导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46.120.3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择香菇的野生株 ( Q) 与栽培株苏香两种孢子单核体 ( A1 B1, A2 B2) 进行完全亲和双 单杂交, 以拮抗试验辅以液体出菇试验初步鉴定双 单杂交后代, 并以 R A P D技术 (随机扩增的多态性 D N A 技术) 对杂交后代进行检测。每个杂交组合只得到一个杂交后代, 说明在完全亲和双 单杂交供体中存在先导核。运用原生质体单核化与交配型鉴定技术对杂交后代中来自供体的先导核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表明, 受体交配型不同时, 其先导核也不同。在 ( A3 B3+ A4 B4) × A1 B1双 单杂交中先导核为 A3 B3 核, 在 ( A3 B3+ A4 B4) × A2 B2 双 单杂交中先导核为 A4 B4 核。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食用菌栽培学.[M].杨新美主编;.农业出版社.1988,
[2]   香菇完全亲和双单杂交初步研究 [J].
叶明 ;
潘迎捷 ;
陈永萱 .
安徽机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51-56
[3]   利用RAPD-PCR检测三种白僵菌及球孢白僵菌种内变异 [J].
李增智 ;
黄勃 ;
樊美珍 ;
唐晓庆 .
菌物系统, 1998, (02) :89-93
[4]   RAPD在玉米类群划分研究中的应用 [J].
刘新芝 ;
彭泽斌 ;
傅骏骅 ;
李连城 ;
黄长玲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7, (03) :44-48+50-51
[5]   湖北省香菇自然种群交配型因子分析 [J].
汪中文 ;
林芳灿 .
食用菌学报, 1996, (04) :4-10
[6]   香菇交配型基因的遗传研究 Ⅰ一种交配型基因测定的新方法 [J].
潘迎捷 ;
陈明杰 ;
贺冬梅 ;
冯志勇 ;
汪昭月 .
食用菌学报, 1996, (04) :1-3
[7]   利用RAPD技术对不同地区的有害疣孢霉菌株进行遗传分析 [J].
谭琦 ;
C.PeterRomaine ;
BethSchlagnhaufer .
食用菌学报, 1996, (04) :52-56
[8]   中国香菇栽培品种的遗传相关性研究 [J].
陈春涛 ;
姚占芳 ;
张引芳 ;
潘迎捷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6, (02)
[9]   中国香菇栽培菌株不亲和性因子的分析 [J].
林芳灿 ;
张树庭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5) :459-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