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动物的不同脑供血动脉结扎后存活率比较

被引:7
作者
张留宝
陈进贵
刘平
机构
[1] 南京军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2] 南京军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江苏南京
[3] 江苏南京
关键词
颈总动脉; 大鼠; 沙土鼠; 兔; 脑缺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 :选择合适动物建立脑缺血模型。方法 :结扎左侧或右侧颈总动脉 ;结扎双侧颈总动脉 ;结扎双侧椎动脉和双侧颈总动脉。结果 :(1)结扎兔和SD大鼠左侧或右侧颈总动脉 ,不影响其存活 ;(2 )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后的SD大鼠 ,其中 2 /3以上动物在术后 1~ 7d内死亡 ,虽然有 2只大鼠存活 10d ,但体质消瘦 ;(3)结扎沙土鼠左侧颈总动脉后 ,有 1/2的动物在5~ 12h内死亡 ;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沙土鼠 ,术后 2~ 5h内全部死亡 ;(4 )结扎SD大鼠 4动脉 (双侧椎动脉和双侧颈总动脉 )后 ,其中约 1/3在术后 2~ 5h内死亡 ,约 2 /3在术后 12h内死亡 ,另有 2只在 2 4h后死亡。结论 :因大鼠的脑血管配置与人类近似 ,最好选用大鼠做脑缺血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之比较研究 [J].
贾栋 ;
高国栋 .
卒中与神经疾病, 1999, (03) :145-147
[2]   全脑缺血再灌注兴奋性氨基酸、线粒体钙、钙调素含量的变化 [J].
徐仁伵 ;
刘煜敏 ;
赵宏选 ;
黄怀钧 ;
孙圣刚 ;
李志成 .
卒中与神经疾病, 1999, (02) :30-31
[3]   c-fos蛋白在沙鼠全脑缺血后再灌注时海马中的表达及其与电针抗脑缺血关系的探讨 [J].
应赛霞 ;
程介士 .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94, (04) :311-314+326
[4]  
脑血管解剖与疾病[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蔡德亨,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