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30
作者
陈自谦 [1 ]
倪萍 [2 ]
肖慧 [1 ]
叶友强 [1 ]
钱根年 [1 ]
杨熙章 [1 ]
王锦良 [1 ]
许尚文 [1 ]
聂玫 [1 ]
宋宇 [1 ]
张碧云 [1 ]
机构
[1]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2]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工程科
关键词
脑卒中;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被动运动; 后顶叶皮质; 脑功能重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R493 [医学康复(康复疗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下简称急性期患者)运动相关皮质的激活情况,并探讨脑卒中后脑功能重组特点及其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采用GE1.5 T双梯度16通道磁共振成像系统,对9例急性期患者和9例健康志愿者行Bold-fMRI检查。fMRI检查以被动对指运动(以下简称运动)为刺激任务.所有数据采用SPM2软件包进行离线后处理。比较健康志愿者与急性期患者fMRI结果的异同点,计算脑激活区体积和单侧化指数(LI),考察急性期患者患手运动LI值与患手运动功能的关系。结果健康志愿者单手运动激活对侧感觉运动皮质(SMC)、双侧辅助运动区(SMA)。急性期患者患手运动时同侧半球脑激活增多,健手运动的fMRI结果与健康志愿者基本一致。LI值也进一步确定,急性期患者患手运动时同侧半球脑激活增多。统计学分析表明,急性期患者患手运动的LI值与患手运动功能呈正相关。结论fMRI检查能客观地反映急性期患者运动相关皮质改变,提示存在脑功能代偿与重组。急性期患者患手运动LI值与患手运动功能呈正相关,提示fMRI是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康复与脑功能重组之间关系的一种有效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838 / 8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Analysis of fMRI and finger tracking training in subjects with chronic stroke. Carey JR,Kimberley TJ,Lewis SM,et al. Brian . 2003
[2]  
A functional MRI study of subjects recovered from hemisparetic stroke. Carmer SC,Nelles G,Benson FR,et al. Stroke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