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低温保活方法的研究

被引:17
作者
殷邦忠
滕瑜
王家林
江尧森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低温; 保活方法; 存活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8 [各种海产动植物养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在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生物学研究基础上,对菲律宾蛤仔在 27. 0~-1. 7℃范围内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存活率,失重率及保活过程中的化学变化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确定了菲律宾蛤仔的保活工艺和方法。结果表明,(1)菲律宾蛤仔的最肥季节为每年的 3~ 7月,出肉率(干物计)最高可达 10%;(2)最低保活温度为-1.7℃;(3)-1.0~-1.7℃可保活13天,存活率91%;(4)-1.0~1.7℃保活,保活时间最长,失重率也低,主要化学成分无显著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水产品检验.[M].赵洪根;黄慕让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2]   青虾活体运输研究 [J].
陶淑宜 .
水产养殖, 1990, (05) :11-13
[3]   鱼类麻醉剂 [J].
李思发 .
淡水渔业, 1988, (01)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