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观念与当代中国史学

被引:6
作者
江湄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
关键词
实证; 主体性; 客观性; 人文性; 当代中国史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0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60203 ; 0603 ; 060301 ;
摘要
“实证”是当代中国史学进程中一个含义复杂的主题词,它既显示了当代中国史学一种富有成果的发展方向,又折射出其面临的种种问题与困境。20世纪80年代,对实证观念的批判确立了历史研究的“主体性”,开启了历史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90年代,关于历史学“客观性”与“人文性”的争论,触及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可能为当代中国历史学的新发展进一步提供观念前提。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80年代中国历史认识论研究的突破与困惑. 赵吉惠. 学术月刊 . 1994
[2]  
历史—历史学系统的结构. 崔文华. 史学理论 . 1989
[3]  
自然观与历史观. 雷颐. 史学理论 . 1988
[4]  
新时期十年史学主潮的逻辑演进和评价. 郭国灿. 史学理论 . 1989
[5]  
《中国书评》选集. 邓正来. 辽宁大学出版社 . 1997
[6]  
史学如何走出低谷. 李华兴. 史学理论 . 1988
[7]  
史学探渊. 傅斯年. 吉林教育出版社 . 1991
[8]  
“史学危机”与历史再认识. 刘泽华. 书林 . 1986
[9]  
评《河殇》的历史观. 刘家和. 史学理论 . 1989
[10]  
历史学与新时期. 庞卓恒. 光明日报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