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普森大洋模式及其在华南志留纪的应用

被引:3
作者
王成源,列·杰普森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瑞典隆德大学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大洋模式,期,事件,牙形刺,志留纪,华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3.5 [微体古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杰普森大洋模式解释了志留纪岩石和古生物群的变化均与气候的周期变化有关。P期的特征是高纬度寒冷,海底水凉;低纬度潮湿,强烈风化,营养物质和浮游生物丰富多样。S期高纬度气候温暖,海底水盐度高;低纬度气候干燥,风化率低,营养物质和浮游生物不丰富。生物的绝灭事件发生在P期与S期的转换时期。华南在早志留世时处于低纬度,依据牙形动物分析,龙马溪组、香树园组、下秀山组均具S期的特征,而雷家屯组、马脚冲组、上秀山组和迥星哨组属P期。溶溪组相当于P-S转换期,上、下秀山组之间相当于S-P转换期。黑色笔石页岩和红层是在不同气候时期形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5
页数:1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