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正规金融之于农村反贫困的作用机制与制度安排

被引:14
作者
黄建新
机构
[1] 湖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系
关键词
反贫困; 非正规金融; 制度安排;
D O I
10.19559/j.cnki.12-1387.2008.05.002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一直以来,非正规金融处于被打击的状态,但是,作为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产物,它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在许多地区呈扩大之势。非正规金融的制度优势使其在农村反贫困中发挥了正规金融难以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对于反贫困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74 +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子女教育、代际支持与家庭贫困的变动 [J].
陈全功 ;
程蹊 .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7, (03) :77-82
[2]   浙江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其规范 [J].
朱冰心 .
商业时代, 2007, (11) :103-104
[3]   发展农村民间金融的利弊分析与对策思考 [J].
杨俊龙 .
经济问题, 2007, (03) :67-69
[4]   中国农村民间信用缓解贫困的有效性分析 [J].
江曙霞 ;
严玉华 .
财经研究, 2006, (10) :4-16
[5]   农户借贷行为演变趋势比较研究——以1986—2002年浙江10村固定跟踪观察农户为例 [J].
李春 .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09) :16-22+79
[6]   我国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 [J].
刘会荪 ;
李汉铃 ;
冯兴元 .
中国软科学, 2005, (01) :51-58
[7]  
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J]. 张建华,卓凯.改革. 2004 (03)
[8]  
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M]. 华厦出版社 , 王曙光等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