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储文革 [1 ]
陈燕 [1 ]
赵兵 [1 ]
胡凤领 [1 ]
邱睿 [1 ]
伍邦荣 [1 ]
王卫民 [1 ]
杨运方 [2 ]
杨晓玲 [3 ]
机构
[1] 安徽省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
[2] 鹞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 铜陵市天桥社区精神卫生中心
关键词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自我效能感; 应对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3 [精神分裂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影响及与社会功能改善的相关性。方法:6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5个团体小组,在药物维持治疗基础上施行团体认知行为治疗,1次/周,每次约1.5 h,疗程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12和24周,分别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应对方式问卷(CSQ)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估,并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各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SDSS总分、CSQ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得分显著下降;GSES总分、CSQ的解决问题、求助得分显著增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789~3113.245,P<0.01或P<0.001);GSES评分显著增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SDSS与GSES呈负相关(r=-0.334,P<0.01),与CSQ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079~0.388,P<0.01);GSES与CSQ的幻想、退避的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154-0.161,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训练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变应对方式,从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394 / 39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