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R-DGGE技术的红树林区微生物群落结构

被引:44
作者
刘慧杰 [1 ,2 ]
杨彩云 [1 ]
田蕴 [1 ,2 ]
林光辉 [1 ,2 ]
郑天凌 [1 ,2 ]
机构
[1]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PCR-DGGE; 红树林; 微生物群落结构; 细菌多样性;
D O I
10.13343/j.cnki.wsxb.2010.07.015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目的】为了解红树林沉积物中细菌的群落结构特征。【方法】应用PCR-DGGE技术对福建浮宫红树林的16个采样站位样品细菌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根据DGGE指纹图谱,对它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各站位样品细菌多样性指数(H)、丰度(S)和均匀度(EH)均有所不同,这些差异与它们所处站位的不同有关,红树林区细菌多样性高于非红树林区细菌多样性。对不同站位细菌群落相似性分析,它们的相似性系数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同一断面的细菌群落结构相近性较高。对DGGE的优势条带序列分析,同源性最高的微生物分别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菌门(Acidobacteria)和绿菌门(Chlorobi),它们均为未培养微生物,分别来自于河口海岸沉积物。【结论】应用PCR-DGGE技术更能客观地反映红树林沉积物中真实的细菌群落结构信息。另外,研究也表明红树林区微生物多样性丰富,在红树林区研究开发未知微生物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923 / 9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耕作和施肥对不同深度黑土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J].
高崇洋 ;
赵阳国 ;
王爱杰 ;
任南琪 ;
白洁 ;
田伟君 ;
张健 ;
李海艳 .
微生物学报, 2010, 50 (01) :67-75
[2]   天然红树林土壤微生物大片段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J].
蒋云霞 ;
郑天凌 .
环境科学, 2007, (11) :2609-2614
[3]   16S rDNA-RFLP方法分析抑菌土中的细菌多样性 [J].
周峻沛 ;
邹长松 ;
顾英琦 ;
莫明和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424-429+432
[4]   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过去、现在、未来 [J].
蒋云霞 ;
郑天凌 ;
田蕴 .
微生物学报, 2006, (05) :848-851
[5]   红树林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对苯并[a]芘的降解研究 [J].
骆苑蓉 ;
胡忠 ;
郑天凌 ;
黄栩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S1) :75-79
[6]   九龙江口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的类群及抗菌活性 [J].
林鹏 ;
张瑜斌 ;
邓爱英 ;
庄铁诚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5, (03) :133-141
[7]   植物区系地理研究中的重要参数——相似性系数 [J].
张镱锂 .
地理研究, 1998, (04) :94-99
[8]   Biodiversity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degrading bacteria from deep sea sediments of the Middle Atlantic Ridge [J].
Cui, Zhisong ;
Lai, Qiliang ;
Dong, Chunming ;
Shao, Zongze .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8, 10 (08) :2138-2149
[9]  
PAHs contamination and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mangrove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Jiulong River Estuary, China[J] . Y. Tian,H.J. Liu,T.L. Zheng,K.K. Kwon,S.J. Kim,C.L. Yan.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 2008 (6)
[10]  
Modified sublimation to isolate phenanthrene-degrading bacteria of the genera Sphingomonas and Burkholderia from Xiamen oil port[J] . X. Huang,Y. Tian,Y.R. Luo,H.J. Liu,Wei Zheng,T.L. Zheng.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 200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