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风味物质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114
作者
范文来
徐岩
机构
[1]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关键词
中国白酒; 风味物质; 微量成分; 回顾; 展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62.3 [白酒];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简要回顾了中国白酒微量成分分析的历史与现状。从微量成分的种类上看,中国白酒中已经检测到的微量成分达300种以上,包括醇类、酸类、酯类、氨基酸类、羟基化合物、缩醛、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呋喃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醚类等。近年来,真空浓缩技术、液液萃取、正相色谱分离技术、固相微萃取、GC/O和AEDA技术已经开始被用于白酒香味成分的研究。应用GC/O和固相微萃取技术,在中国白酒中已经发现了近90种的香味化合物。这些技术的应用,必将对中国白酒风味物质以及特征香味成分的研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中国三大香型白酒的研究(二)——酱香·茅台篇 [J].
熊子书 .
酿酒科技, 2005, (04) :25-30
[2]   FFAP毛细管柱直接进样测定白酒中微量成分附视频 [J].
陈仁远 .
酿酒科技, 2004, (05) :105-107
[3]   试论豉香型白酒独特风格的成因 [J].
李大和 .
酿酒科技, 2004, (01) :24-25+27
[4]   气相色谱法在白酒分析中的应用现状与回顾 [J].
胡国栋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3, (10) :65-69
[5]   填充柱气相色谱法直接进样分析白酒中的乳酸和脂肪酸含量 [J].
程劲松 ;
胡国栋 .
酿酒科技, 2002, (02) :77-78
[6]   浅析单柱离子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分析白酒中有机酸微量成份 [J].
刘琼 .
酿酒, 2001, (04) :56-58
[7]   建国五十年来白酒生产技术的伟大成就(六) [J].
李大和 .
酿酒, 1999, (06) :19-31
[8]   酱香型白酒呋喃酮和吡喃酮类化合物的分析研究 [J].
胡国栋 ;
程劲松 .
酿酒科技, 1997, (04) :31-34
[9]   白酒中有机酸的简易快速气相色谱分析法 [J].
邓锦霞 ;
曾祖训 .
酿酒科技, 1997, (03) :70-73
[10]   白酒中乳酸乙酯手性体分析研究 [J].
赵国宏,夏羽,孔德玮,曾庆梅,腾抗 .
酿酒科技, 1996, (01) :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