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制度模式比较与中国的选择

被引:4
作者
魏建国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制度模式; 对称型; 非对称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2.2 [财政法]; F811 [世界财政];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经过对相关国家财政分权实践的考察,可以概括出财政分权的制度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对称型和非对称型。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复杂化的现实背景下,两种制度模式存在融合趋势。基于特定的政治文化和国家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应该选择非对称型作为未来财政分权的制度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主权保护 [J].
徐蓝 .
世界历史, 2007, (02) :17-25+159
[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经济安全 [J].
江涌 .
求是, 2007, (06) :60-62
[3]   地方立法膨胀趋向的实证分析 [J].
崔卓兰 ;
孙波 ;
骆孟炎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 (05) :108-118
[5]   揭开“招商引税”背后的黑幕——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查处M区“招商引税”问题前后 [J].
李向前 ;
孙俭 .
中国审计, 2003, (20) :24-26
[6]   “引税”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J].
熊伟 .
法学杂志, 2002, (06) :66-68
[7]  
转轨中的中国财经问题.[M].刘溶沧;李茂生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8]  
税法原理.[M].张守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  
原则与妥协.[M].王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0]  
欧盟成员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比较研究.[M].董礼胜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