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述评

被引:21
作者
刘国东
丁晶
机构
[1] 四川联合大学水利系
关键词
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水流模型;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1998.03.014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前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方法主要是水动力学方法和地下水管理模型,包括平面二维流模式、饱和三维流模式、饱和-非饱和流模式以及以这些水流模式为基础的地下水管理模型,其中以完整河流假设的平面二维流模式和非完整河流(实际河流)的三维流模式应用较为广泛。但平面二维流模式计算的开采量偏大,容易引起不良的环境影响,应推行使用饱和三维流甚或饱和-非饱和流模式预测傍河水源地地下水开采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傍河地下水水源地的若干问题 [J].
韩再生 .
工程勘察, 1996, (04) :24-26
[3]   间歇性河流傍河水源地地下水开采量的评价 [J].
段真富 ;
王尧坤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84, (06) :39-41
[4]  
地下水动力学[M]. - 地质出版社 , 李俊亭, 1987
[5]  
水文地质学[M]. - 地质出版社 , 刘立人 主编, 1985
[6]  
地下水非稳定流计算和地下水资源评价[M]. - 科学出版社 , 张蔚榛主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