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嘉湖平原湿地底泥-上覆水磷素状况及其水质响应研究

被引:5
作者
朱焕潮 [1 ]
沈建国 [2 ]
王兆德 [3 ,4 ]
林渊 [3 ]
张志剑 [3 ]
机构
[1] 杭州市余杭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2] 杭州市余杭区农业生态与植保总站
[3]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湿地; 底泥; 上覆水; 磷素; 水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选取太湖流域南冀31处代表性滨岸带湿地采样点进行底泥-上覆水磷素状况面上调查,并选取该区腹地下渚湖湿地作为典型案例研究.面上调查表明,湿地底泥含总磷(TP)0.17~1.20 mg?g-1,最大吸附量(Qmax)为228.1~824.5 mg?kg-1,存在富磷化趋势.底泥NaOH+EDTA-P的积累与TP密切相关,并伴随其积累Olsen-P含量提高.湿地上覆水含TP 0.036~0.944 mg?L-1,普遍达到水体富营养化水平;总颗粒态磷(TPP)占TP含量的69.1%±15.0%,溶解态活性磷(DRP)相对较低;水源区湿地水体磷素水平低下.面上调查与典型案例下渚湖湿地研究发现,底泥TP及(或)Olsen-P与对应上覆水TP浓度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仅从内源底泥富磷水平及其组分特征分析不能直接预测太湖流域南冀滨岸带湿地上覆水的磷素变化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450 / 45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太湖富营养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J].
朱广伟 .
湖泊科学, 2008, (01) :21-26
[2]   富营养化水体的评价方法研究 [J].
常会庆 ;
车青梅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2) :10407-10409
[3]   杭嘉湖水网地区农村面源污染研究 [J].
王婧 ;
单保庆 ;
张钧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S2) :357-361
[4]   水稻土磷环境敏感临界值的研究 [J].
章明奎 ;
周翠 ;
方利平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1) :170-174
[5]   湿地碳氮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 [J].
熊汉锋 ;
王运华 .
土壤通报, 2005, (02) :240-243
[6]   多级生态塘/湿地系统底泥中磷的归趋模式 [J].
彭剑峰 ;
王宝贞 ;
南军 ;
王纲 ;
张俊增 .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06) :73-77
[7]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 I.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势估计[J]. 张维理,武淑霞,冀宏杰,Kolbe H..中国农业科学. 2004(07)
[8]   湿地水文学研究进展 [J].
邓伟 ;
潘响亮 ;
栾兆擎 .
水科学进展, 2003, (04) :421-427
[9]   用生态工程技术控制农村非点源水污染 [J].
尹澄清 ;
毛战坡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2) :229-232
[10]   白洋淀水陆交错带土壤对磷氮截留容量的初步研究 [J].
尹澄清 ;
邵霞 ;
王星 .
生态学杂志, 1999, (05)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