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预塌陷区超前复垦适宜性评价及复垦方向划定

被引:21
作者
赵会顺 [1 ]
胡振琪 [1 ,2 ]
陈超 [3 ]
孙杨杨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
[3] 河南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采矿; 复垦; 塌陷地; 复垦方向; 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 极限综合评价法; 赵固一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8 [矿区复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有效指导矿区复垦规划设计与复垦工程施工,从表征地形地貌、区位条件、土壤条件和人文条件的4个方面选取10项指标构建了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体系,基于ArcGIS栅格分析功能,系统运用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和改进的极限综合评价法,以赵固一矿为例,实现了对采煤塌陷地超前复垦适宜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复垦方向进行等级划定。结果表明:1)将塌陷地按照宜耕、宜园、宜林3个复垦方向,分别划分为4个适宜等级: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不同复垦方向对生态环境的适宜程度存在差别,主要表现为林地>园地>耕地;2)基于GIS将研究区划分为属性基本一致的102个评价单元,综合考虑适宜性评价结果及区域自然经济和基础设施条件,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复垦分区,10个分区等级:其中耕地适宜区面积1 296.09 hm2,占总面积的62.95%,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塌陷地轻中度损毁地带;园地适宜区面积为16.29 hm2,占比0.79%,零星散布于轻中度损毁区;林地适宜区面积689.49 hm2,占总面积的33.48%,主要分布于中东部塌陷地轻中度损毁地势起伏较大的区域;不适宜区面积57.15hm2,占总面积的2.78%,主要集中分布在中部重度积水区北侧边缘区域。该文的评价方法兼顾了不同复垦方向评价指标的贡献度差异和评价者的主观模糊性,采用GIS技术减弱了人为干扰,使评价单元划分更加合理,较传统评价方法具有更好的适用性,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可靠。
引用
收藏
页码:245 / 25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 [1] 基于GIS的吉林市采矿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D].石璞.吉林大学.2013, 09
  • [2] 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D].薛玉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S2
  • [3] 平原煤矿采煤塌陷区土地综合整治技术研究.[D].豆飞飞.河南农业大学.2013, 04
  • [4] 采煤塌陷区复垦后不同利用方式的优化研究.[D].姜佳迪.中国矿业大学.2014, 02
  • [5] 典型平原区采煤塌陷地土地复垦中生态工程重建技术研究.[D].李晓伟.河南农业大学.2009, 06
  • [6] 草原生态脆弱区煤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D].于英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08
  • [7] Suitability evaluation for land reclamation in mining area: A case study of Gaoqiao bauxite mine.[J].Shi-dong WANG;Chang-hua LIU;He-bing ZHANG.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1,
  • [8]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实务.[M].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编著.中国大地出版社.2011,
  • [9] 黄土丘陵山区土地利用空间自相关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晋城市长河流域为例
    朱静静
    师学义
    [J]. 水土保持研究, 2018, 25 (05) : 234 - 241
  • [10]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粤港澳大湾区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湛社霞
    匡耀求
    阮柱
    [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58 (08) : 761 - 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