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黄镇榴辉岩和蓝晶石-石英脉中硬柱石分解的岩石学研究及其流体活动意义

被引:5
作者
李旭平
李一良
舒桂明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3]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4]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合肥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5]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别山; 榴辉岩; 蓝晶石-石英脉; 硬柱石假象; 流体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高压-超高压变质榴辉岩中石英脉的产出反映了板块俯冲或折返过程中的流体流动,但是对成脉过程的温压条件常常缺乏岩石学制约.对大别造山带黄镇地区低温榴辉岩及其中蓝晶石-石英脉的岩石学研究表明,脉中呈柱状形态的蓝晶石-黝帘石-石英集合体是硬柱石分解后的假象.柯石英假象也首次在该地区榴辉岩的石榴石中发现,证明这些低温榴辉岩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热力学温压条件计算表明,该榴辉岩经历的峰期变质条件为670℃/3.3GPa,已达到石墨向金刚石转化的边界.石英脉中的石英晶体不见波状消光、折曲和碎裂现象,也没有发现柯石英假象;根据石英脉中矿物共生组合进行热力学平衡计算得到的成脉温压条件与寄主榴辉岩一样,明显高于板块俯冲进变质过程中硬柱石分解曲线.这些观察证明,石英脉形成于峰期超高压变质之后的板块折返过程中.因此,硬柱石分解为蓝晶石-黝帘石-石英并释放水的反应是在峰期变质之后的折返过程中发生的.这表明陆壳深俯冲时不仅能够将含水矿物如硬柱石中的水带到地幔深处,而且可以在折返时释放出来.
引用
收藏
页码:1000 / 10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深俯冲大陆板块折返过程中的流体活动
    郑永飞
    [J]. 科学通报, 2004, (10) : 917 - 929
  • [2] 大别山榴辉岩中石英脉的氧同位素研究
    李一良
    郑永飞
    傅斌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4) : 305 - 314
  • [3] 新疆西天山低温榴辉岩相变质作用
    张立飞
    高俊
    艾克拜尔
    王宗秀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4) : 345 - 354+449
  • [4] Evolution of a tourmaline-bearing lawsonite eclogite from the Elekda? area (Central Pontides, N Turkey): evidence for infiltration of slab-derived B-rich fluids during exhumation[J] . Rainer Altherr,Gültekin Topuz,Horst Marschall,Thomas Zack,Thomas Ludwig.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200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