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隐蔽性油气藏成藏规律

被引:47
作者
喻建
宋江海
向惠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西北大学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三角洲; 河流相; 油藏规律; 储集层; 圈闭; 古地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隐蔽性油气藏包括两种类型 :三叠系延长组三角洲油藏和侏罗系延安组古地貌油藏。三角洲生、储、盖成油地质格架是形成第一种类型油藏的有利地质条件 ,半深湖相暗色泥岩为伸入到生油区的三角洲沉积体提供了油源 ,三角洲河道、河口坝砂体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 ,储油砂体上倾方向岩性变致密成为遮挡 ;第二种类型油藏形成主要受控前侏罗系古地貌形态 ,深切延长组的古河谷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 ,古地形高部位是油气运移的指向 ,其上形成的砂岩局部压实构造成为油气富集场所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7+184 +184-18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陕北地区大型三角洲油藏富集规律及勘探技术应用 [J].
杨华 ;
付金华 ;
喻建 .
石油学报, 2003, (03) :6-10
[2]   湖盆三角洲分类的探讨 [J].
裘亦楠 ;
肖敬修 ;
薛培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2, (01) :1-11
[3]  
沉积环境和沉积相[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良忱,张金亮编, 1996
[4]  
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吴崇筠等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