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阳虚证大白鼠模型脂质过氧化速率和抗氧化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22
作者
刘艳明,李德新,王晓明,易杰
机构
[1] 辽宁中医学院
关键词
脾阳虚证,动物模型,脂质过氧化,生物膜;
D O I
10.13192/j.ljtcm.1994.01.13.liuym.007
中图分类号
R228 [中医病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阳虚衰失于运化,则营卫气血生化不足,脏腑无源,百骸失养,“内伤诸芜由生”而致多种病证。本文依据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整体观念为核心,多途径、多方法模拟中医致病因素的动物造模原则,施以过劳、饮食失节肥甘过度、佐以少量苦寒药三个水平来塑造大白鼠脾阳虚证模型。测定血液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和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结果:血液中MDA含量显著升高,Se─GSH─Px活性和Se─GSH─Px/MDA比值显著下降,但Se─GSH─Px活性和Se─GSH─px/MDA比值下降的程度低于MDA含量升高的程度。提示脾阳虚时机体的过氧化速率增强,抗氧化能力下降,但机体仍存在着对过氧化作用进行应激反应的潜在能力。从分子生物学生物膜角度,为脾阳虚证是多系统损伤综合证候群的理论奠定病态膜学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脾阳虚大白鼠横纹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及血清肌红蛋白含量的实验研究 [J].
裴媛 ;
李德新 .
辽宁中医杂志, 1991, (05) :43-46
[2]   脾虚模型大白鼠血清脂质过氧化的实验研究 [J].
王彩霞 ;
李德新 .
辽宁中医杂志, 1990, (12) :36-39
[3]   脾胃学说与脾虚证研究现状评估 [J].
危北海 .
中医杂志, 1990, (05) :51-52
[4]   过氧化脂质分析方法进展 [J].
李立 ;
李芳生 .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1989, (05) :297-299
[6]   脾气虚证发生机理的实验研究 [J].
杨畔农 .
中医杂志, 1987, (11) :53-54
[7]   中医药研究中模型和模型化方法的运用 [J].
赵可庄 .
医学与哲学 , 1986, (08) :8-11
[8]   运动生理学的动物实验 [J].
李玉琳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86, (01) :40-43+21
[9]   中医学所揭示的“生物全息律” [J].
朱文锋 .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2, (08) :44-45
[10]   脾虚泄泻动物模型的复制及附子理中丸的调整作用 [J].
胡隐恒 ;
周京滋 ;
符胜光 ;
章育正 ;
张雅琴 ;
赵慧娟 .
上海中医药杂志 , 1981, (08) :45-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