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战略与空间收敛: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增长的比较研究

被引:19
作者
孙洋
机构
[1] 不详
[2]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
[3] 不详
关键词
三大区域; 经济增长收敛; 空间panel data模型; 发展战略选择; 空间效应;
D O I
10.14116/j.nkes.2009.01.006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利用空间panel data模型和空间矩阵的非嵌套检验方法,对于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三大区域内部各个城市之间,在1990—2006年间的"经济增长收敛性"、"区域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空间效应"三个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从研究方法上弥补了已有的文献中"缺乏对于空间panel data模型的应用"以及"缺乏对于空间结构以及空间模型的设定与甄别"的不足。研究发现,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在1990—1998年间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情况,"产业发展战略向着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方向进行调整",是实现区域内部经济增长收敛的重要原因。同时,本文指出,三大区域各城市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区域内部条件相似的城市之间其经济增长过程具有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6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一种空间矩阵选取的非嵌套检验方法 [J].
孙洋 ;
李子奈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7) :147-159
[2]   地区经济收敛实证研究方法评述 [J].
陈晓玲 ;
李国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8) :151-160
[3]   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J].
吴玉鸣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12) :101-108
[4]   中国地区经济σ-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J].
林光平 ;
龙志和 ;
吴梅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4) :14-21+69
[5]   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分析方法 [J].
金相郁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3) :102-110+128
[6]   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年 [J].
林光平 ;
龙志和 ;
吴梅 .
经济学(季刊), 2005, (S1) :67-82
[7]   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 [J].
彭国华 .
经济研究, 2005, (09) :19-29
[8]   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 [J].
刘夏明 ;
魏英琪 ;
李国平 .
经济研究, 2004, (07) :70-81
[9]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趋同分析 [J].
徐现祥 ;
李郇 .
经济研究, 2004, (05) :40-48
[10]   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 [J].
林毅夫 ;
刘明兴 .
世界经济, 2003, (08) :3-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