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困地区农户经济收入差异分析

被引:3
作者
柳玉芝
机构
[1]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关键词
收入差异; 土地资源; 收人; 贫困地区; 农业资源; 经济区; 收入; 财政管理; 差异分析; 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据1986年统计,我国部分位于山地、高原及其它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年人均收入低于200元,农民的劳动收入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1986年开始,中央和省(自治区)政府进一步强化了扶贫措施,农村经济改革政策在贫困地区开始得到更具体、深入的落实,到1989年,贫困地区中65%的贫困农户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30%的农户三年实现了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其中6%左右的农户年人均收入超千元,开始向“小康”迈进。显然,过去那种在贫困状态下农户收入“均衡”的局面已经被打破,户与户间的收入差异已很明显。为便于探寻产生收入差异的原因和农户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潜力,我们应用多元层次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以家庭户为基本分析单位,从家庭人力资源、人口特征、土地资源和生产工具几个方面对影响农户收入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7+30 +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中国贫困地区人口经济国情资料.[M].《中国贫困地区人口经济国情资料》编委会编;张纯元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