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源四倍体鲫鲤及其原始亲本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被引:12
作者
李建中
鲁双庆
刘少军
刘正华
张轩杰
刘筠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湖南长沙
[3] 湖南长沙
关键词
异源四倍体; 红鲫; 野鲤; 随机扩增多态DNA; 相似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3 [动物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501 ;
摘要
在优化RAPD检测条件的基础上,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60个扩增较好的引物对异源四倍体鲫鲤及其原始亲本红鲫和湘江野鲤相互间扩增DNA片段的异同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60个引物共产生1554条带,单一引物扩增的DNA片段数在6~20条之间,片段大小在200~3500bp之间。遗传相似率分析表明,异源四倍体鲫鲤与其原始母本红鲫的相似率为69.41%,与其原始父本野鲤的相似率为64.47%,说明异源四倍体鲫鲤接受原始母本红鲫的遗传物质要多一些;而红鲫和野鲤之间的相似率为42.18%,说明两者的基因组成有较大的相似性,从分子水平证实了红鲫和野鲤的远缘杂交具有较大的亲和性。在分析中,还发现异源四倍体鲫鲤有4条非亲本带,非亲本带谱率达0.72%,这些非亲本带可以作为异源四倍体鲫鲤特异性的分子标记。
引用
收藏
页码:403 / 4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长江水系鲢和草鱼遗传结构及变异性的RAPD研究 [J].
张四明 ;
邓怀 ;
汪登强 ;
余来宁 .
水生生物学报, 2001, (04) :324-330
[2]   日本产和中国产中华细鲫的RAPD分析 [J].
王伟 ;
何舜平 ;
中岛经夫 .
水生生物学报, 2001, (04) :358-361
[3]   团头鲂良种雌核发育群体的建立及其遗传变异 [J].
邹曙明 ;
李思发 ;
蔡完其 ;
赵金良 .
水产学报, 2001, (04) :311-316
[4]   异源四倍体鲫鲤群体的形成及四倍体化在脊椎动物进化中的作用 [J].
刘少军 ;
曹运长 ;
何晓晓 ;
李建中 ;
刘筠 .
中国工程科学, 2001, (12) :33-41
[5]   异源四倍体鲫鲤的性腺发育研究 [J].
李建中 ;
张轩杰 ;
刘少军 ;
周工健 ;
刘筠 .
水生生物学报, 2002, (02) :116-122
[6]  
The similarity index and DNA fingerprinting. Lynch M.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 1990
[7]  
Theformationoftetraploidstocksofredcruciancarp×commoncarphybridsasaneffectofinterspecifichybridization. ShaoJL,LiuY,ZhouGJ,etal. Aquaculture . 2001
[8]  
DNA polymor-phisms amplified by arbitrary primers are useful as genetic markers. WilliamsJG,KubelikAR,LivakKJ,et al. Nucleic Acids Research . 1990
[9]   鱼类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 [J].
王祖熊 ;
张锦霞 ;
靳光琴 .
水生生物学报, 1986, (02) :171-179
[10]   红鲫(♀)×湘江野鲤(■)杂交一代生殖腺的细胞学研究 [J].
刘筠 ;
周工健 .
水生生物学报, 1986, (02) :101-10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