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沉积物多相界面磷循环转化微生物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6
作者
黄廷林
柴蓓蓓
邱二生
朱维晃
机构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部建筑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微生物; 多相界面; 磷释放; 沉积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以汾河水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灭菌与非灭菌对比方法,通过水体-沉积物体系"好氧-厌氧-投加还原剂"的对比连续模拟实验,研究了微生物在水体-沉积物多相界面磷循环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好氧状态下沉积物中磷不发生明显释放;厌氧状态下,微生物以硫酸根为电子受体的生命活动引起周围环境氧化还原电位的降低进而导致沉积物中磷和可溶性铁显著释放.在没有微生物的反应器内,只有当添加强还原剂使其氧化还原电位降至与前者同等水平时才发生明显释放.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变化分析表明,铁结合态磷和闭蓄态磷在微生物作用下更容易释放.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阿哈湖和洱海沉积物硫酸盐还原菌研究 [J].
王明义 ;
张伟 ;
梁小兵 ;
郑娅萍 ;
赵由之 .
水资源保护, 2007, (03) :9-10+19
[2]   微生物作用对太湖沉积物磷释放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J].
孙晓杭 ;
张昱 ;
张斌亮 ;
杨敏 .
环境化学, 2006, (01) :24-27
[3]   湖泊水-沉积物界面三相结构模式的初步研究 [J].
金相灿 ;
王圣瑞 ;
姜霞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S1) :1-5+10
[4]   巢湖底泥磷的释放模拟实验研究 [J].
汪家权 ;
孙亚敏 ;
钱家忠 ;
巫建光 ;
潘天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6) :738-742
[5]   铁在饮用水水源中的循环转化 [J].
张锡辉 .
给水排水, 1999, (11) :18-22
[6]   环境条件变化对太湖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J].
王晓蓉 ;
华兆哲 ;
徐菱 ;
赵闯 ;
吴重华 .
环境化学, 1996, (01) :15-19
[7]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 编, 1983
[8]  
Biogenic phosphorus in oligotrophic mountain lake sediments: Differences in composition measured with NMR spectroscopy[J] . Joakim Ahlgren,Kasper Reitzel,Rolf Danielsson,Adolf Gogoll,Emil Rydin.Water Research . 2006 (20)
[9]   Optimization of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from contaminated sediments with phosphate-solubilizing microorganisms [J].
Kim, YH ;
Bae, B ;
Choung, YK .
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 2005, 99 (01) :23-29
[10]  
Characterization of phosphorus-releasing bacteria in a small eutrophic shallow lake, Eastern China[J] . Wu Gen-Fu,Zhou Xue-Ping.Water Research . 2005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