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发展——写在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巡礼之际

被引:6
作者
潘鲁生 [1 ,2 ]
机构
[1]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2]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后沟; 古村; 民协; 民间文化遗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2015年6月3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文化先觉的脚步——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巡礼活动"在山西晋中榆次后沟古村举行。期间,举行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档案》首发式、"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巡礼座谈会"、发布《后沟宣言》。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书记罗杨主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发表讲话,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宣读《后沟宣言》并发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作为进入21世纪以后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并实施的大型民间文化工程,以巨大的文化影响力推动了中国一系列重要文化政策的出台,催生了一系列重要文化制度的制订和施行。2002年10月,在冯骥才先生的带领下首次对后沟古村进行了采样调研,并在2003年1月,将后沟古村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古村落农耕文化遗产保护采样地。此次与会者回到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起点,回望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的13年风雨历程,共同探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后时代民间文化保护的价值、意义、途径、方法、手段和目的,倡言文艺工作者在重要历史变革时期对民族文化前途的觉醒和担当,倡导更多民众加入民间文化抢救保护与发展探索行列,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再造魅力故乡.[M].(日) 西村幸夫;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