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钳蝎毒对大鼠神经和骨胳肌的作用

被引:6
作者
施玉樑
徐耀忠
徐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
关键词
蝎毒; 小终板电位; 动作电位; 肌纤维; 肌细胞; 大鼠; 骨胳肌; 刺激电极; 马氏钳蝎; 静息膜; 肌细胞膜; 生理溶液; 膜电位; 生物电位; 收缩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工作在大鼠膈神经膈肌标本上观察马氏钳蝎(Buthus marensi Karsch)毒对神经、肌肉和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作用,结果如下:1.在蝎毒(3×10-5g/ml)作用下,由吸附电极引导的膈神经单相动作电位的下降相逐渐延长,形成平台,3小时后电位时程可达100ms 以上。2.蝎毒(5×10-7—6×10-5g/ml)显著改变肌纤维动作电位的波形,降低肌细胞的静息膜电位。如用6×10-5g/ml 浓度蝎毒处理膈肌,半小时内即可使肌纤维动作电位下降相大大延长,形成平台。一小时后膜电位由对照的78±4mV 降低至59±13mV,2小时后至55±8mV(平均值±S.D.)。3.河豚毒(3μM)可使被蝎毒降低了的肌细胞膜电位迅速复原,但随着时间的延续还可以再出现缓慢的轻度下降。4.在河豚毒(3μM)使肌细胞动作电位消失后,向溶液中加入蝎毒,半小时后将二者一并洗去,重新出现的动作电位亦带有明显的平台。5.在接头传递已被高 Mg++或筒箭毒碱阻遏的标本上加蝎毒后,单个间接刺激可诱发出一串终板电位,甚至引起肌肉收缩。6.蝎毒(1×10-5g/ml)明显增加小终板电位的发放频率,作用1小时后其频率可高达每秒100次以上。7.肌肉对间接刺激的收缩反应在加入蝎毒后首先增大,然后逐渐下降,在1×10-5g/ml 浓度蝎毒作用下1.5—2小时传递阻遏,此时肌肉对直接刺激
引用
收藏
页码:428 / 4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介绍一个简单、自制的用于肌肉等长收缩记录的机械电换能器 [J].
朱德行 ;
倪紫美 .
生理学报, 1979, (02) :203-207
[2]   肉毒杆菌毒素中毒后大鼠膈神经膈肌接头小终板电位的观察 [J].
施玉樑 ;
沈克飞 .
科学通报, 1975, (02) :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