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产权安排与农地可持续利用:一个理论框架及变量解释

被引:2
作者
孙国峰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村经营模式; 农地产权; 农地可持续利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本文在汲取了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系统思维对农地可持续利用、经营模式和农地产权的内在关系及其创新机理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构建了一个有别于大多数研究者自上而下或者将政府、农地产权视作前提的全新理论框架,并对农地可持续利用、经营模式、农地产权及其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尝试做出变量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农地产权结构与农业绩效:一个理论框架 [J].
陈志刚 ;
曲福田 .
学术月刊, 2006, (09) :87-92
[2]   创新农业基本经营制度 发展现代农业 [J].
张晓山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8) :4-9+79
[3]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探讨 [J].
黄祖辉 ;
徐旭初 ;
冯冠胜 .
中国农村经济, 2002, (03) :13-21
[4]   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J].
姚洋 .
中国农村观察, 1998, (06) :3-12
[5]   论土地持续利用 [J].
谢经荣 ;
林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6, (04) :16-21
[6]  
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林毅夫著, 2000
[7]  
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温铁军著, 2000
[8]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钱忠好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