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法律保护、两权分离与资金占用——来自中国2006年度公司法调整前后的并购公司数据

被引:15
作者
陈海声 [1 ]
梁喜 [2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广州分所
关键词
投资者法律保护; 股权分置改革; 资金占用; 股东控制权; 现金流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1.91 [企业法、公司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本文运用中国2004-2007年有关并购后所有权转移的191家上市公司数据检验2006年我国公司法调整及股权分置改革后,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是否加强。结果发现,并购后控股股东掏空动机整体较之前有所降低,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较之前有所加强;同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的敏感性大于前期。敏感性增加意味着控股股东在对与掏空行为密切相关的两权分离程度的关注程度、伺机抉择性更强;掏空的方式、方法、手段将更具隐秘性、多样性。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不能由此结束由两权分离所带来的掏空行为;在海外的一些发达或新兴市场的上市公司不存在股权分置问题,但同样存在类似行为。由此,投资者的法律保护任重而道远。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控制权、资金占用与掏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黎来芳 ;
王化成 ;
张伟华 .
中国软科学, 2008, (08) :121-127
[2]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与“隧道效应”分析 [J].
刘平 .
证券市场导报, 2007, (04) :51-55
[3]  
中国上市公司外部审计的选择及其治理效应[J]. 王鹏,周黎安.中国会计评论. 2006(02)
[4]   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与上市公司绩效 [J].
李善民 ;
王德友 ;
朱滔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6) :83-91+124
[5]   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下的公司价值——基于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J].
谷祺 ;
邓德强 ;
路倩 .
会计研究, 2006, (04) :30-36+94
[6]   金字塔控制、关联交易与公司价值——基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J].
王力军 .
证券市场导报, 2006, (02) :18-24
[7]   MBO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绩效四效应的实证研究 [J].
李曜 ;
梁健斌 .
南开管理评论, 2006, (01) :52-57
[8]   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市场识别检验:来自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 [J].
裴红卫 ;
柯大钢 .
统计研究, 2005, (09) :39-44
[9]  
大股东的隧道挖掘与制衡力量——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证据[J]. 唐清泉,罗党论,王莉.中国会计评论. 2005(01)
[10]   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李增泉 ;
余谦 ;
王晓坤 .
经济研究, 2005, (01) :9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