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的概念、形态和特征

被引:58
作者
荣跃明
机构
[1]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关键词
公共文化; 生产形态; 体制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公共文化这一概念建构始于资本主义早期阶段的民主化进程,伴随资本主义近代民主化进程而形成的公共领域,在分化为政治公共领域和文化公共领域后,经由体制化而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公共文化。但是,基于公共文化具有全民参与共享和非营利的性质,实际上,人类社会的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公共文化,因而公共文化本质上是一种非生产性文化生产形态。在历史上,不同国家、民族、地区以及不同时期的公共文化有着形态和内容的差异。公共文化具有共享性、仪式性、差异性和建构性等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5+84 +8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M].高丙中;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城市文化研究新视点.[M].叶辛; 蒯大申; 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3]  
古罗马人的阅读.[M].(法)卡特琳娜·萨雷丝(CatherineSalles)著;张平;韩梅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权利.[M].(挪)A.艾德等编;黄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  
中国庙会文化.[M].高有鹏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6]  
文化与公共性.[M].汪晖;陈燕谷主编;.三联书店.1998,
[7]  
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研究.[M].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研究室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8]  
中国民俗与民俗学.[M].张紫晨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9]   中国传统庙会中的狂欢精神 [J].
赵世瑜 .
中国社会科学, 1996, (01) :18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