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格权商品化侵权责任

被引:5
作者
李林启
机构
[1] 新乡学院政法系
关键词
人格权; 人格权商品化; 侵权责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化以及新闻传媒的发达,使人格权的商业利用价值显著提高,人格权商品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面对人格权商品化过程中出现的权利受侵害现象,明确其侵权责任,对于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预防并制止侵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格权商品化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擅自使用、假冒使用、模仿使用及诋毁使用等。判定人格权商品化的侵权行为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其侵权构成要件主要为行为违法性、有损害结果的发生、行为违法性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侵害人格权商品化的责任方式,应以财产损害赔偿为主,兼采其他责任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及说明.[M].王利明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2]  
违约责任论.[M].王利明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3]  
债法总论.[M].史尚宽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4]  
侵权法论.[M].杨立新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5]  
中国侵权行为法.[M].张新宝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6]  
民事责任论.[M].郭明瑞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7]  
民法教程.[M].江 平;张佩霖编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
[8]   我国《侵权责任法》归责原则体系的特色 [J].
王利明 .
法学论坛, 2010, 25 (02) :7-10
[9]   论人格标识商品化权及其民法保护 [J].
杨立新 ;
林旭霞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1) :74-80
[10]   形象的商品化与商品化的形象权 [J].
吴汉东 .
法学, 2004, (10) :7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