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地形云试验区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

被引:11
作者
陈跃 [1 ]
陈乾 [2 ]
陈添宇 [2 ]
李宝梓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所
[2] 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地形云; 祁连山; 地理; 气候特征;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08.05.013
中图分类号
P463 [中气候与小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祁连山地形云民乐试验区的降水时空变化及夏季降水、云和风向的日变化进行分析发现,试验区降水随海拔升高由北向南递增,在祁连山北坡实测最大年降水量511 mm,出现在海拔2500 m的瓦房城。全年7月降水最多,6~8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7%。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以山谷环流为主,白天多为NW风,夜间为SSE风,午后谷风使水汽向祁连山北坡汇集,气流抬升形成对流云,故山区16:00~20:00降水频率最高,有两个雨峰分别出现在午后和半夜,与低云量和积云、积雨云的日变化对应。近50年的气候变化表明,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春、夏、秋季降水量均为上升趋势,冬季则下降。1957~2004年有两个枯水期,两个丰水期,1998年至今处于丰水期。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最大熵谱图分析表明,4.8年和3年周期较显著,民乐年降水量和莺落峡年径流量熵谱图对应较好,还存在9年的振动周期。
引用
收藏
页码:575 / 580+680 +6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研究概述
    廖菲
    洪延超
    郑国光
    [J]. 气象科技, 2007, (03) : 309 - 316
  • [2] 祁连山(北坡)水热状况与植被垂直分布
    王金叶
    常学向
    葛双兰
    苗毓新
    常宗强
    张虎
    [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1, (S1) : 1 - 3
  • [3] 祁连山区水资源及其对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影响
    陈昌毓
    [J]. 自然资源学报, 1995, (02) : 104 - 114
  • [4] 冬季地形云催化效应的持续性
    Terry Deshler
    David W.Reynolds
    陈世范
    [J]. 气象科技, 1991, (01) : 58 - 65
  • [5] 冰晶核化动力学在地形云中的应用
    Rochelle.R.Blumenstein
    Robert M.Rauber
    Lewis O.Grant
    William G Finnen
    张令钊
    [J]. 气象科技, 1990, (01) : 76 - 85
  • [6] 祁连山区降水的地理分布特征
    汤懋苍
    [J]. 地理学报, 1985, (04) : 323 - 332
  • [7] 甘肃气候[M]. - 气象出版社 , 李栋梁, 2000
  • [8] 地形降水气候学[M]. - 科学出版社 , 林之光 编著, 1995
  • [9] 中国冰川概论[M]. -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编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