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后行政诉讼适格被告问题探讨

被引:5
作者
黄学贤
杨红
机构
[1]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关键词
行政复议; 原机关; 复议机关; 行政诉讼; 被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3 [行政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行政复议后被告认定的法律规定具有特定的立法背景。由于行政复议体制的原因,司法解释的补充规定并没有改变行政复议的困境,反而出现了复议维持普遍化、复议不作为鲜有后顾之忧、复议不利变更禁止虚置等问题。在将行政复议界定为行政司法属性的基础上,确立原机关为被告的认定规则,客观认识行政复议决定的效力,坚持诉讼期间暂停执行的原则,有利于行政复议机关履行好复议职责。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9+2 +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论行政复议法的修改 [J].
余凌云 .
清华法学, 2013, 7 (04) :61-72
[2]   行政诉讼法修改十大焦点问题 [J].
杨临萍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3, 21 (03) :15-21
[3]   论我国《行政复议法》修改的若干问题 [J].
湛中乐 .
行政法学研究, 2013, (01) :31-37
[4]   行政复议机关在行政诉讼中作被告问题的反思 [J].
青锋 ;
张水海 .
行政法学研究, 2013, (01) :9-14+79
[5]   完善行政诉讼制度的若干思考 [J].
江必新 .
中国法学, 2013, (01) :5-20
[6]   完善行政诉讼制度——行政诉讼法修改核心问题探讨 [J].
应松年 .
广东社会科学, 2013, (01) :5-11
[7]   我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路向、修改要点和修改方案——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中国人民大学专家建议稿 [J].
莫于川 ;
雷振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 27 (03) :17-52
[8]   《行政复议法》修改的几个重大问题 [J].
王万华 .
行政法学研究, 2011, (04) :80-86
[9]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之关系范畴研究 [J].
黎军 .
法学评论, 2004, (03) :127-132
[10]  
行政行为法[M]. 人民出版社 , 应松年主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