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MM的海绵城市与传统措施下雨水系统优化改造模拟

被引:13
作者
陈言菲 [1 ]
李翠梅 [1 ]
龙浩 [2 ]
杨婷 [1 ]
龚希博 [3 ]
机构
[1] 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公司
[3] 苏州市清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关键词
海绵城市; 传统措施; 雨水系统; 改造; SWMM;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92 [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 TV213.9 [水利资源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摘要
为对比海绵城市与传统理念下的改造措施对雨水系统溢流的改善效果,以苏州市CM小区雨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概化研究区域的基础上,根据实测数据,经过率定和验证,构建了SWMM模型,模拟了不同重现期下海绵城市改造措施(增加25%的透水性地面面积)和传统改造措施(增大DN250、DN300、DN400的雨水管道至DN400、DN400、DN600;增设2个泵站和雨水池)两种优化措施对雨水溢流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海绵城市和传统改造措施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研究区域雨水系统的溢流现状,重现期为1、3、10、30年时,增加透水性地面面积,溢流节点数、溢流总时间、溢流总量分别减少50.0%75.0%、52.0%64.0%、55.0%67.0%,增大雨水管径可分别减少14.3%50.0%、27.8%89.1%、16.5%93.6%,增设泵站和雨水池可分别减少14.3%50.0%、13.5%91.3%、27.1%97.3%;海绵城市改造措施缓解溢流效果稳定,优于传统改造,在不同重现期下对溢流特征值的减少率约为60%,对溢流节点数、溢流总时间、溢流总量的平均减少率超过传统改造措施的25.3%31.5%、10.1%11.1%、7.6%17.1%,能更好地优化雨水系统,减少地面积水。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8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典型沿海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估研究.[D].权瑞松.华东师范大学.2012, 10
[2]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铺装系统的研究进展 [J].
王俊岭 ;
王雪明 ;
张安 ;
张玉玉 .
环境工程, 2015, 33 (12) :1-4+110
[3]   城市排水管网模拟系统介绍 [J].
陈小龙 ;
赵思东 ;
赵冬泉 ;
盛政 ;
罗睿 ;
陆露 ;
张俊 .
中国给水排水, 2015, 31 (01) :104-108
[4]   中国水污染趋势与治理制度 [J].
张晓 .
中国软科学, 2014, (10) :11-24
[5]   低影响开发理论与方法述评 [J].
李强 .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20 (06) :30-35
[6]   雨洪管理模型SWMM的原理、参数和应用 [J].
陈晓燕 ;
张娜 ;
吴芳芳 ;
贺兵 .
中国给水排水, 2013, 29 (04) :4-7
[7]   曼宁公式在工程水文设计中的应用 [J].
王文英 ;
李百克 ;
邹文安 .
东北水利水电, 2010, 28 (05) :13-15
[8]   城市雨洪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J].
胡伟贤 ;
何文华 ;
黄国如 ;
冯杰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 (01) :137-144
[9]   上海市城区非渗透性地面径流的污染特性研究 [J].
林莉峰 ;
李田 ;
李贺 .
环境科学, 2007, (07) :1430-1434
[10]   城市地表雨水汇流特性及计算方法分析 [J].
任伯帜 ;
邓仁建 .
中国给水排水, 2006, (14) :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