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面积-高程分析及其侵蚀地貌学意义

被引:41
作者
信忠保
许炯心
马元旭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侵蚀产沙; 面积-高程积分; 地貌发育;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8.03.004
中图分类号
P931.6 [黄土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黄土高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为著名的水土流失区之一,黄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此。面积-高程积分(Hypsometric integral,HI)分析常被用于侵蚀地貌区的地貌发育阶段判定。通过探讨HI与DEM分辨率、分析窗口之间的尺度效应,分析了黄土高原HI空间格局和发育阶段性,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侵蚀产沙和地貌发育关系。研究表明:利用不同分辨率DEM计算的HI具有很好的稳定性,HI对DEM分辨率不具有依赖性;然而,利用不同分辨率的分析窗口所计算的黄土高原HI值,表现出随着分析窗口的增大,HI表现出按照乘幂函数关系下降的趋势。黄土高原HI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即汾渭谷地、宁夏内蒙沿黄冲积平原等地堑凹陷区是HI低值区,而黄土丘陵沟壑区是HI的高值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貌发育处于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7.9%、83.4%和8.7%,整体来看处于地貌发育壮年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侵蚀产沙强度和地貌发育过程关系密切,HI与输沙模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当前,黄土高原强烈的侵蚀产沙是其地貌发育处于壮年期的自然表现,这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自然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356 / 3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青藏高原典型地区的地貌量化分析——兼对高原“夷平面”的讨论 [J].
刘静 ;
丁林 ;
曾令森 ;
Paul TAPPONNIER ;
Yves GAUDEMER .
地学前缘, 2006, (05) :285-299
[2]   黄土高原地区侵蚀产沙的尺度效应研究初探 [J].
闫云霞 ;
许炯心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8) :767-776
[3]   再论流域系统的信息熵 [J].
艾南山 ;
岳天祥 .
水土保持学报, 1988, (04) :1-9
[4]   侵蚀流域系统的信息熵 [J].
艾南山 .
水土保持学报 , 1987, (02) :1-8
[5]  
黄河水沙变化研究[M].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汪岗, 2002
[6]  
黄土高原小流域侵蚀产沙过程与模拟[M]. - 科学出版社 , 蔡强国等著, 1998
[7]  
流域地貌系统[M]. - 大连出版社 , 陆中臣等著, 1991
[8]  
流域地貌数学模型[M]. - 科学出版社 , 承继成, 1986
[9]  
Along-strike variations of morphotectonic features in the Western Foothills of Taiwan: tectonic implications based on stream-gradient and hypsometric analysis[J] . Yen-Chieh Chen,Quocheng Sung,Kuang-Yu Cheng.Geomorphology . 2003 (1)
[10]   Hypsometry of glaciated landscapes [J].
Brocklehurst, SH ;
Whipple, KX .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2004, 29 (07) :907-926